由於正子掃描大約會花費三萬五至五萬元台幣(健保自費項目),即便是價格較低的脊髓液檢測也因較具侵入性而不易被病患接受,因此大部分的臨床醫師是無法得知病人的乙型類澱粉蛋白濃度。而了解病患的乙型類澱粉蛋白濃度在臨床上是相當有用處的。美國醫學會雜誌(四月,2019)發表了一篇由美國聯邦醫療保險支持的臨床試驗研究指出,在11,409位失智症患者接受乙型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後,有高達61%(6,959)位患者的臨床醫師在得知關於病患的乙型類澱粉蛋白濃度後改變其臨床處遇方式。
除了應用於醫療診斷場域中,乙型類澱粉蛋白濃度在製藥的臨床試驗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我們的技術能夠使用乙型類澱粉蛋白濃度精準化臨床目標族群。全球最大專業醫療訊息公司(IQVIA)也認為使用生物性指標對於製藥是具有相當迫切的需要。